"谁能想到,三年前抢破头的学区房,如今价格竟然跌回七年前?"在回龙观房产中介门店,经纪人小王指着最新的成交记录直摇头。这个曾经承载无数北漂安家梦的板块,如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震荡。
走进融泽嘉园中路2号院,62平的一居室门上还贴着"急售"的红纸。这套2021年能卖474万的房子,如今挂牌价只有240万——刚好是2016年的水平。附近的业主群里,每天都有人讨论:"要不要割肉离场?"
国风美唐三期的情况同样令人唏嘘。95平的两居室从718万跌到460万,相当于蒸发了一辆劳斯莱斯幻影。更戏剧性的是金域华府三期,117平的三居室成交价从962万骤降至645万,317万的差价足够在燕郊全款买套新房。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财富故事。有位2019年高位接盘的张先生苦笑道:"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把钱存银行。"但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眼下回龙观的二手房库存已经堆积如山。
说到市场突变,不得不提2024年底那轮政策调整。当时取消限售的消息一出,投资客们就像听到发令枪一样集体抛售。中介老李回忆:"最疯狂的时候,一套房一周能降三次价。"
但深层原因远不止于此。随着海淀科技企业外迁,回龙观失去了最重要的购买力支撑。再加上新建共有产权房的分流,这个昔日的"刚需天堂"正在经历价值重估。有业内人士坦言:"现在的价格可能还没见底。"
面对腰斩的房价,市场上出现了两种极端声音。看空派认为:"这轮调整才刚刚开始。"而抄底客则摩拳擦掌:"等跌到2015年水平就入手。"
笔者的建议是:自住刚需可以谨慎挑选,但投资客最好三思。特别是那些楼龄超过10年的小区,未来的流通性可能会越来越差。有位从业15年的资深顾问私下说:"现在买房就像接飞刀,搞不好就会割到手。"
领秀慧谷C区的最新成交案例或许能说明问题。这套116平的三居室,从760万跌到482万只用了两年半。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品质较好的楼栋跌幅明显较小。这提醒我们:在市场下行期,产品力才是最好的护城河。
回龙观的故事还在继续。也许正如某位经济学家所说:"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但这一次,调整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民生聚光灯#
郑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