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古代时期是一个地域名称,并非像今天的印度,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印度从未完全统一,有名的朝代: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都没有统一整个印度半岛。
同样是人口大国,为何中国显得很统一,但印度就是个“散装”的人口大国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中国的汉族人口占比超过了90%,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而印度有20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还因为种姓制度分为无数个阶层,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也很低,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人口6.7亿,占印度人口的46.3%。
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比没有超过一半,印度国内想要统一思想真的太难了。
别看佛教起源于印度,今天的印度人几乎没人信佛教,而是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人口占印度80.5%的人口,这就是为何印度总理莫迪试图通过印度教的认同来统一思想,然而,这却带来了另外的危机。
印度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占比约13.4%,基督教、锡克教等其他宗教合计占比不足6%。而历史上印度教和其他宗教的冲突层出不穷,教义的极大不同,还有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其他宗教的和印度教的教徒的矛盾甚至升级到大规模骚乱的地步。
不仅如此,印度还有一个人为的问题,那就是印度的统一是英国殖民的后果,当年的英属印度几乎囊括整个南亚,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南亚的一些小国,都是英属印度的范围。
1947年印巴分治,英国又随手划线,让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延续至今。克什米尔地区至今没有划定国境线,英属印度的影响还让中印1962年爆发战争,印度从实际上控制了藏南。
印巴分治时,众多的伊斯兰教徒跑到巴基斯坦,而印度教徒也跑到了印度,但是,那些没有离开印度的伊斯兰教徒,以及印度西北的锡克教徒就成为印度今天最为头疼的宗教问题。
印度境内的语言多达1652种,使用人数超100万的语言有33种,除了英语,官方语言有22种之多,许多底层民众到经济发达的孟买等城市,他们不懂英语,这就使得他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也
印度在政治上也很难统一,印度采用联邦制,各个邦的政治和经济自主性很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美国类似,联邦法律与邦内法律有较大差异,政策很难统一,政治整合程度就很低。
印度的各邦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马哈拉施特拉邦经济最发达,就是孟买所在的邦,还有古吉拉特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等,经济都比较发达。
但是,像比哈尔邦、北方邦和曼尼普尔邦等,人均GDP都低于1000美元,其中北方邦经济总量大,但人口有2.3亿人,其实并不富裕。
印度内部的发展差异,使得其税收政策、市场准入等关键的经济政策差异很大,大型企业要想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特别难,并且影响了全国的经济一体化。
印度内部如此众多的问题,导致印度的政策很难统一推行,并且民众对于国家的统一政策接受度不高,再加上印度的官员腐败问题严重,导致了印度成为一个“散装”的国家。
郑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